- 常見問題
- 小產相關問題
小產相關問題
小產調理期間常見問題
懷孕期間胎盤會分泌鬆弛素,讓懸吊子宮的韌帶放鬆、變軟,但鬆弛素的影響是全身性的,並非只作用於骨盆周遭,所以也會造成全身性的關節、韌帶、結締組織的鬆弛。荷爾蒙會隨時間逐步恢復至平常水準,
約1-1.5個月(4-6周)後鬆弛的韌帶才能恢復正常功能,腰痠、關節疼痛等不適也會開始減緩直至恢復正常。
確定流產後,原本提供胚胎著床生長用的子宮內膜沒了作用,就會陸續剝落流出體外,形成如同月經一般的惡露。
★手術流產時:醫生會將胚胎連同子宮內膜等組織一同刮除,出血天數會較短但後續復舊的過程中,
惡露還是會持續出血約7~10天。
★藥物流產、自然流產:
出血時間比較長大約2週左右。
正常情況下,隨著時間出血量會由多到少、顏色由鮮紅到暗紅。
小產後因為胚胎胎盤脫離子宮與子宮接觸的面會留下傷口,加上失去功用的子宮內膜剝落並出血,為了止血子宮就會進行收縮,子宮收縮時子宮的壓力升高,就會導致疼痛的情形。但每人的耐痛程度與身心狀況都有差異,因此有些人會感覺到腹痛有些人則否。若是腹痛難耐且出血量異常增加時,就要提高警覺了!必要時要回診,由醫生檢查子宮收縮狀況,確認是否有血塊阻塞的情形。
最後也是我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,小產後多久可以做愛(性生活)、懷孕?
在人工流產後的一個月內盡量不要有性行為!若是在身體尚未調理好的時候太快有性行為,一方面可能會造成感染,另一方面子宮內膜還未恢復穩定,在性行為後非常容易發生出血及腹痛。
我們會建議在小產/流產後的3個月內都先注重避孕,
想懷孕至少等3~6個月過後比較適合。比起快點再次懷孕,最重要的是妳們要專注在讓身體能完全的休養、心靈上的復原,待身心狀態良好再開始進行
備孕的準備。
小產後常見法規問題
依據性別平等法的規定,小產後是可以請流產假的,
可以請假的天數會依據週數而不同,範圍在5天~4週。建議無論妳是否有以產假名義向公司申請休假,最少也要請假休養7-30日,讓身體可以好好休養。
小產/流產在多數醫療險中都是除外責任的排除條款,簡言之,
在多數的情況下是沒有理賠的,但有2個例外。第一是為避免繼續懷孕危害到母體由醫生建議終止懷孕,第二則是依照優生保健法第9條進行的自願性流產。此兩種狀況多可以理賠,但最終仍要依據您的保單內容來才能確認可不可以理賠喔!